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养生保健指南》 > 2019年第6期
编号:13451649
我国在隋唐才由分餐到共餐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9年6月1日 《养生保健指南》 2019年第6期
     孟尝君养土不端架子,平常跟门客们聚餐,他吃什么就让大家跟着吃什么。某一天,一个武士去投奔他,孟尝君设宴款待并亲自作陪,在旁边布莱的下人挡住了烛光,刚好把孟尝君挡在黑影里。那个武士误会了,以为服务员偷偷给孟尝君端上好菜,心说,把好菜留给自己,不让我吃,明显是瞧不起我!于是拔腿要走。孟尝君多聪明啊,赶紧把自己的饭菜端到武士跟前。武士知道自己想错了,羞愧得无地自容,当场拔出剑来抹了脖子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:孟嘗君确实尊重门客,战国时期的武士太血性,战国时期流行分餐制。

    分餐制在中国源远流长,从远古时期持续到隋唐时期,主要是为了在等级上显示出差别:就餐者的地位越高,面前食案上摆放的饭菜数量越多。假如共餐的话,就体现不出高低贵贱了。

    从隋唐开始,为了节约,共餐制逐渐取代分餐制。到了北宋,绝大多数饭局跟现代中餐宴席一样。但是分餐制在宋朝还有一点遗留,一是寺院里的和尚仍然坚持分餐(现在依然如此);二是皇帝在大宴群臣的时候,群臣虽然共餐,皇帝本人还是独自占据一张餐桌。

    群臣共餐,皇帝分餐,这种规矩给御厨房带来了“创收”的机会。每到举行大宴的时候,御厨只需要精心备办皇帝的饭莱就行了,底下文武百官的宴席可以肆无忌惮地虚报预算和偷工减料。百官既吃不好,又吃不饱,还不敢向皇帝打小报告。, http://www.100md.com(李开周)